時間:2024年06月25日 10:11
來源: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創業農場有限公司
作者:付卓實
點擊量:
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創業農場有限公司
關于印發《2024年黑龍江省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應急預案》的通知
各管理區,場直各單位,機關各部門:
現將《2024年黑龍江省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應急預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單位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創業農場有限公司
2024年4月29日
目錄
2024年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應急預案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
1總則
1.1前言
為適應新時期抗旱工作需要,保障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加強防旱抗旱措施,增強干旱風險意識,提高抗旱應變能力和抗旱主動性,減輕旱災影響和損失。通過調查研究,搜集整理基礎資料,針對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干旱特點,結合墾區水利發展規劃及現有抗旱能力,特制定《黑龍江省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應急預案》。
1.2編制指導思想、原則及依據
1.2.1編制指導思想
堅持中央的水利工作方針和科學、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實行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并重,對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優化配置、全面節約、有效保護和綜合治理,促進抗旱工作由以農業抗旱為主向城鄉生活、生產和生態全面主動抗旱轉變,推動抗旱工作規范化。
1).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路。
2).抗旱工作實行創業農場有限公司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
3).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4).實行公眾參與,干群結合。堅持統籌,盡可能利用水資源;以法規約束人的行為,防止人對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資源又保護水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2.2編制原則
(1)堅持“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
(2)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
(3)堅持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原則。
(4)堅持依法抗旱原則。
(5)堅持科學、合理、實用、便于操作的原則。
1.2.3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等。
(2)《中華人民共和國減災規劃》《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以及相關法規等。
(3)《旱災損失與抗旱效益計算辦法(試行)》《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費使用管理暫行辦法》《報旱制度》《報旱標準》等。
(4)創業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近期、遠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及規劃,有關水利建設、發展的目標及規劃等。
2基本資料
2.1自然地理特征
北大荒集團黑龍江創業農場有限公司,位于三江平原東北部,地域跨同江市、富錦市、饒河縣,幅源遼闊,地處東經132°54'55"至133°19'46",北緯47°11'19"至47°25'48",南北寬25公里,東西長32公里,北起別拉洪河人工河上游段,與前進農場有限公司隔河相望,南以外七星河與大興農場有限公司為界,大部分以二排干一分干與七星農場有限公司三分場交界,西以七星農場有限公司七排干和洪二干與七星農場有限公司四分場接壤,東以洪十二干、十三干、十四干與紅衛農場有限公司相連,土地連片集中,區域邊界明確完整,行區劃歸富錦市,距富錦市90公里,行政區總面積533.3平方公里。
全場土地總面積533.3平方公里,地勢西南高、東北低,大部分是平原沼澤地帶,呈東北至西南走向,海拔在50—61米之間,本區地形坡降平緩,一般在1/5000—1/12000,地形變化復雜,碟形、線形洼地星羅棋布,泡沼水線大量存在。
植被生長情況:在漫崗的頂部由于地勢較高相對高程較大,坡降好土壤水分適宜,水質條件較好,生長著闊葉林,以楊柞林和雜草類為主,形成了白漿土。漫崗下部較為平坦的地方,多為季節性積水,生長著以大小葉樟為主的雜草類,形成了草甸土。低洼地常年積水,形成了沼澤土。
主要災害以旱澇災害交替發生,但近年來多以干旱為主,尤其2003年發生了歷史罕見的特大干旱。由于嚴重的干旱給生態環境帶來了較大的變化,地表水資源的減少,正日益地影響生態環境。
2.2社會、經濟概況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現有八個管理區,二十二個作業站,總人口16402人,全部生產人員中,大中專畢業生382人,有專業技術職稱的185人,技術力量雄厚,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技術力量及勞動力保障。農村人均純收入為28442元。2017年耕地總面積57.03萬畝,其中水田56.39萬畝,旱田0.64萬畝。
2.3氣象水文及水資源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屬于寒溫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其特點是:冬季漫長,寒冷干燥,常受西伯利亞、貝加爾湖和蒙古高原的寒流影響,夏季短促,溫熱濕潤。受海洋暖濕氣候影響,春季多大風而少雨,秋季多暴雨,亦有陰雨連綿之時,春秋氣溫變化劇烈。全年日照時間長,無霜期短,但光能、熱量、水分三大氣候資源均能滿足一年一熟的農作物生長。
氣溫:年平均氣溫4.3℃,極端最高氣溫38℃,極端最低氣溫零下38.6℃,年積溫為2267—2415℃。
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545.4毫米,最少僅為383.3毫米,最多達886.1毫米。主要特點是①年際間變化大②年內降水分配不均懸殊變化是產生春旱、秋澇的重要原因。
蒸發量:歷年平均蒸發量為1203.2毫米。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地表水資源較為豐富,但由于其時空分布不均,造成地表水資源分配不均,地表水資源總量為3863萬立方米,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徑流面積為533.3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值年徑流水深3413.8毫米。
平原地下水含量極其豐富,離地表深度5—15米,含水厚度100—300米,含水層巖性為細砂、中粗砂、砂礫石等,透水性好,地下水的物理性質較好,無色、無臭、透明,水化學類型屬重磷酸鈣鈉型水,水中多缺碘,為低礦化淡水。水質良好,適用于人、畜飲水和農田灌溉。
根據1998年農墾勘測設計院對建三江分局第四系淺層地下水資源調查與評價報告中給出的資料,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地下水資源可開采量為5992萬立方米/年,利用量為12000萬立方米/年。
本地天然水質良好,化學類型為碳酸鹽,水質保護較好。
2.4歷史干旱資料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有歷史資料中度以上旱災出現5年,中度旱災出現4年(1993、1998、1999、2000),嚴重旱災出現1年,為2003年。
六十年代,旱災表現的不太明顯,這階段發生的重澇,因此糧豆平均畝產除1964年外,都高于平均畝產40-70斤,1964-1969年平均畝產214斤,高于多年平均畝產23斤。
七十年代前期(1970-1974)主要是澇災,受災面積122.6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21.5%,平均畝產180斤,低于多年平均畝產19斤;七十年代后期,(1975-1979)主要是旱災,受災面積3.8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26.4%,平均畝產212斤,略高于多年平均畝產。
八十年代,除1980、1988、1989年沒有嚴重的旱災外,其余每年都有旱災害發生,旱災面積3.27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17.1%。
九十年代,除1990年豐收外,1991、1994年發生嚴重的澇災,1993年大旱,創業農場有限公司的干旱程度比1978年還要嚴重。
進入二十一世紀年,干旱時常困擾著我場,2000年、2003年都是嚴重干旱,2001年、2002年春季發生階段性干旱。
2.5水利工程現狀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水利工作是科學、全面、可持續發展的治水思路,堅持防、排、蓄、灌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實行興利除害結合,逐步建立起以灌區為主的灌溉保障體系,以堤防、水庫為主的防洪減災體系,以澇區為主的治澇工程體系。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現有水利工程分為別拉洪河流域,撓力河流域,外七星河流域。水利工程建設為創業農場有限公司開發和擴大耕地面積,提高抗災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建成了別拉洪河人工河上游段,現有排水干溝9條,長度51.38公里,支溝66條,長度151公里,斗溝864條,長度794.5公里,撓力河流域內建成創業支流回水堤17.2公里,強排站一座,七星河流域內有干溝3條,長度38.42公里,支溝58條,長度182.85公里,斗溝893條,長度930.55公里。除澇面積達38萬畝,完成橋7座,涵洞846座,機電井1742眼,完成總土方3722.69萬立方米,總投資4927.36萬元。主要江河堤防的防洪標準逐步提高到20年一遇,達到遇旱有水遇澇排水,為農業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3資料整理分析
3.1干旱特點及用水需求
(1)進入2000年以來,我場主要以春旱為主,夏秋季多數年份正常,區域內的碟形洼地能抵御旱災,在干旱年份漫崗地為輕旱、山坡地多為中度以上干旱地區。嚴重干旱和特大干旱發生周期是二十五年一遇,分布全場。
(2)工農業生產、城鄉居民生活及生態用水均能滿足其用水要求,我局主要是開采地下水為主,地表水的利用率極低。
3.2抗旱能力現狀
(1)抗旱工程體系,機電井1742眼。
針對近年來的連續干旱,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抗旱工程建設。一是加強水源工程建設,攔蓄桃花水及汛期洪水;二是疏通河道、渠道,增加來水量,緩解灌溉水源不足;三是新增和維修機電井,補充水源,提高抗旱能力。
水利工程供水總量1.2億立方米,主要是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99.6%。
(2)抗旱非工程體系。為搞好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工作,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成立了“一把手”負責的抗旱領導小組,主要任務是組織協調抗旱工作中的各項工作,解決存在的實際問題。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成立抗旱辦公室,設立專人負責抗旱工作。除了做好統計上報等日常工作外,主要加強了研究分析、旱情預測,為領導科學決策指導工作提供超前科學依據。各管理區都成立了相應的組織,上下對口形成系統,從而增強了對抗旱工作的領導。
根據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實際情況成立抗旱工作指揮部:
總指揮:范光林黨委書記、董事長
崔少寧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副總指揮:王茂生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武裝部長
彭涌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張建民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劉艷明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趙玉福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郭建國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陳學行副總經理
趙秀宇黨委委員、黨委工作部部長
成員:孫福生水務局局長
郝慶成綜合辦公室主任
侯偉平財務管理部總經理
孫國棟農業發展部部長
孫江農機科科長
張雷通信中心負責人
劉偉人力資源部副總經理
惠強派出所所長
陳雷社會穩定辦主任
王士全林業科科員
戴巍公路站書記
袁野宣傳部部長
楊帆電視局副局長
呂德民公共管理辦公室主任
李玉清畜牧科科長
楊長生武裝部副部長
李德臣安全應急管理辦公室主任
王蘭水醫院院長
徐繼峰電業局局長
陳紅氣象站副科長
鄒建茂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經理
抗旱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水務局。
電話:0454-5796047
傳真:0454-5796047
辦公室主任:孫福生
成員:郭慶彬王晶劉悅通李永建
4抗旱組織機構的職責
4.1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組織機構的職責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是我場抗旱應急工作的指揮決策機構,其主要職責是:
①在創業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和上級抗旱指揮部的領導下,貫徹執行相關決定、指令;
②組織召開抗旱工作應急會議,聽取抗旱辦、民政、水利、氣象、農業等部門的旱情災情匯報,安排部署抗旱救災工作;
③制定各項抗旱措施,落實抗旱物資和經費;
④統一指揮我場的抗旱工作,組織創業農場有限公司相關部門按本預案規定職責對受災地區進行抗旱救災。
4.2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的職責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是綜合協調辦事機構,其職責是:
①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
②及時了解、掌握旱情、災情和水利灌溉工程運行狀況,發布旱情、災情報告;
③及時向指揮部主要領導提出抗旱決策參謀意見并具體實施抗旱工作;
④傳遞上級抗旱救災工作指令,了解救災工作進展情況,督促檢查各項抗旱救災措施的落實;
⑤協調有關部門做好抗旱物資的儲備、管理和抗旱資金的分配工作;
⑥處理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4.3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各成員的職責
抗旱工作是社會公益性事業,必須在創業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和抗旱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各成員單位根據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搞好抗旱工作。各成員單位職責是:
水務局:協調抗旱防旱工作,負責水工程調度,統一合理調配抗旱水源,充分發揮現有水利工程的效益。組織實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和抗旱應急工程修復,及時調處水事糾紛。
氣象站:負責旱情監測和預報,按時向抗旱指揮部提供短期、中期、長期氣象預報、降雨和土壤墑情等相關資料,組織實施人工增雨工作。并提供抗旱建議和意見。
通信中心:保證抗旱信息的及時傳遞。
財務管理部:協調安排抗旱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的籌措和及時到位,并監督使用情況協同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做好旱災的調查、核實、統計、上報工作。
公共管理辦公室:負責編制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居民區抗旱應急供水計劃,并負責組織實施。環保部門負責負責編制全場環境保護規劃、計劃;編制重點區域、重點流域污染防治規劃和生態保護規劃;負責監督管理全場飲用水源的水質保護,協調、指導環境管理工作。
社會穩定辦:會同有關部門檢查災情,負責災民的生活安排、救濟,負責救災物資的籌集、管理、發放。
電視局:按照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指揮部的部署,利用廣播、電視、等各種宣傳工具,實事求是地報道發生的旱情災情,宣傳抗旱方針政策和動態。
農業發展部:負責提供農作物播種面積、產量及收集旱情、苗情,推廣應用有關抗旱農業新技術,制定農業救災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災后災區農業生產所需種子、農資的調撥供應、技術指導,幫助災區搞好搶收搶種,恢復生產。
公路站:組織按排抗旱救災車輛,優先運送抗旱、救災的人員和物資。
電業局:保證抗旱、救災用電的優先供應。
醫院:負責組織災區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護工作,做好飲用水的檢驗工作,指導群眾做好水質消毒,保證飲用水安全。
派出所:負責抗旱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工作,協助查處水事糾紛,嚴厲打擊偷竊、破壞抗旱設施的犯罪行為。
環保部門:負責及時監測旱災害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并提出控制措施。
種子公司:負責及時向農戶供應種子,向農戶提供銷售工作。
陽光農業相互保險:負責做好災區投保單位和個人的理賠工作。
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其它有關部門在抗旱期間,按照各自的職能范圍,根據指揮部的救災指令,無條件地提供服務,配合相關部門共同完成抗旱救災任務。
為了提高科技抗旱水平以及公眾防旱意識,多部門合作、協調一致,加強抗旱服務組織建設,結合抗旱和水利組織農戶學習新技術、新經驗,積極擴大宣傳范圍,做好信息服務和咨詢工作,開展旱情、墑情監測預報,分析旱情發展趨勢,研究抗旱對策,提出抗旱對策建議,加大力度籌措抗旱資金,有針對性指導農民抗旱。
5區域抗旱水源調配原則
5.1堅持“先生活、后生產,先重點、后一般,先地表、后地下,先節水、后調水”的原則。
5.2堅持城鄉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統籌兼顧的原則。
5.3堅持局部利益服從全場利益的原則。
6干旱等級劃分
按作物在水分臨界期(關鍵生長期)的連續無有效降雨日數。
干旱等級 | 輕度干旱 | 中度干旱 | 嚴重干旱 | 特大干旱 |
連續無降雨天數(天) | 15~25 | 26~40 | 41~60 | >60 |
注:無有效降水指日降水量<5毫米。
水分臨界期指作物對水分最敏感的時期,即水分虧缺或過多對作物產量影響最大的生育期。
不同作物的水分臨界期
作物 | 小麥 | 玉米 | 大豆 | 水稻 |
水分臨界期 | 拔節 抽穗 | 抽穗前和開花 | 開花到 成熟 | 孕穗 開花 |
7抗御輕度干旱預案
7.1受災作業區將旱情、災情上報創業農場有限公司及相關部門,啟動抗旱應急預案。
7.2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及時掌握旱情發展趨勢,了解、統計受旱情況,發布旱情通報;向上級抗旱指揮部報告旱情,提交抗旱決策建議;填報旱情報表。
7.3氣象站及時發布干旱監測、預報等氣象信息;向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辦提供降雨、蒸發、氣溫、土壤墑情等情況,并分析未來的天氣形勢,不失時機地開展人工降雨。
7.4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水務局加強抗旱水源的管理,掌握水利工程蓄水和河道來水情況,下達各類水利工程抗旱灌溉任務,落實抗旱供水計劃;抓好水利工程設施的維修管護,積極檢修抗旱設備,組織實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和抗旱應急工程修復。
7.5創業農場有限公司農業科掌握農作物播種情況、苗情,推廣抗旱農業新技術,加強田間管理。
7.6各級抗旱服務組織全力投入抗旱。
8抗御中度干旱預案
8.1受災單位將旱情、災情上報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及相關部門,啟動抗旱應急預案,根據災情,確定救災應急工作方案,組織有關部門實施。
8.2指揮部及時向分局指揮部報告災情和救災情況,召開抗旱應急工作會議,部署抗旱救災工作,組織有關部門赴災區核實災情,協助當地開展抗旱救災應急工作。
8.3指揮部辦公室發布旱情消息,了解、統計受旱情況,及時掌握各作業區的旱情發展變化和抗旱動態;及時向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指揮部領導報告旱情信息和抗旱情況,提交抗旱決策建議;填報旱情報表;部署指導各級抗旱服務組織投入抗旱。
8.4氣象站及時發布干旱監測、預報等氣象信息。向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辦提供降雨、蒸發、氣溫、土壤墑情等情況,并分析未來的天氣形勢和發展趨勢,提出抗旱建議,不失時機地開展較大規模的人工增雨。
8.5農業部門負責調查作物苗情,向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報告作物的種植結構、種植面積、生長時期,分析旱情對作物的不利影響。做好農業生產所需的種子、農資的調撥供應工作。根據旱情發展情況,適時進行農作物改種和補種,推廣應用有關抗旱農業新技術,制定農業救災措施并組織實施。
8.6水務局加強抗旱水源的管理,掌握水利工程蓄水和河道來水情況,優先保證生活用水,做好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和科學調水工作,充分發揮現有水利工程的效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資源,千方百計擴大抗旱灌溉面積。
9抗御嚴重干旱預案
9.1受災作業區將旱情、災情上報創業農場有限公司相關部門,立即啟動抗旱應急預案,迅速組織抗旱救災,及時在創業農場有限公司財務計劃中劃撥專項抗旱救災應急經費,積極動員和組織受災群眾開展生產自救。
9.2抗旱指揮部及時向分局抗旱指揮部報告災情和救災情況,傳達上級對抗旱救災工作的指示,請求國家和上級的支援。立即啟動抗御干旱應急預案,組織召開由氣象、水利、農業、財務、計劃、民政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抗旱緊急會議,分析旱情、災情發展態勢,研究部署全場抗旱救災工作,并發出抗旱救災緊急通知,督促受災作業區通緝力量投入抗旱,組織工作組赴災區核實災情,協助當地開展抗旱救災應急工作。
9.3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發布旱災情消息,及時了解、掌握、統計旱災情及發展趨勢、抗旱工作情況;向創業農場有限公司黨委、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領導報告旱災情信息和抗旱救災情況,提交抗旱決策建議;填報旱情報表,部署指導各級抗旱服務組織投入抗旱。
9.4氣象部門發布干旱監測、預報等氣象信息。向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提供逐日降雨、蒸發、氣溫、封墑情等情況,并分析未來的天氣形勢和發展趨勢。組織實施人工增雨工作,隨時監測云圖,不失時機開展人工增雨,并提出抗旱建議,不失時機地開展大規模、大劑量的人工增雨。
9.5農業發展部負責調查、收集、統計農作物苗情,向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報告旱情對作物的不利影響。做好抗旱救災所需化肥、種子、農資的調撥供應工作。指導各縣區調整作物種植結構,搶墑播種、改種、補種,推廣應用有關抗旱農業新技術,組織實施農業救災措施。
9.6水利部門加強抗旱水源的管理,掌握水利工程蓄水和河道來水情況,優先保證人畜飲用水,做好計劃用水、節約用水和科學調水工作,充分發揮現有水利工程的效益,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資源,千方百計擴大抗旱灌溉面積,并抓好水利工程設施的維修管護,積極檢修抗旱設備,組織實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和抗旱應急工程修復。同時加強水政執法工作,及時調處水事糾紛,辦理水事案件。
9.7財務科及時制定求助方案,迅速籌措資金,及時下撥抗旱救災經費,并指導、督促受災單位做好抗旱救災資金的使用、發放工作。
9.8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核實災情,及時籌措救災物資,發放救災款,調配救濟物品,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
9.9醫院及時檢查、監測災區飲用水源,指導群眾做好水質消毒,保證飲用水安全,做好疾病預防控制和衛生監督工作。
9.10城鎮管理辦公室立即啟動城鎮抗旱應急供水計劃,分片、分段、限時供水,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和重要企事業單位用水。
9.11新聞宣傳部門按照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的部署,利用廣播、電視、等宣傳工具,加強災情報道和抗旱救災的宣傳工作。
9.12陽光農業相互保險負責做好災區投保單位和個人的理賠工作。
9.13其它各有關部門按照抗旱指揮部的統一部署,按照各自的職責范圍,配合相關部門共同完成抗旱任務。
10抗御特大干旱預案
10.1全面落實各級抗旱工作行政首長目標責任,抗旱指揮部接到旱情、災情報告后,立即啟動抗旱救災預案,召開緊急會議,分析旱災情發展動態及對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分階段安排部署抗旱救災應急工作,并發出抗旱緊急通知,要求各級、各部門立即行起來,投入抗旱救災工作;組織有關部門緊急行動,協助災區開展抗旱救災工作。同時,及時向分局提高覺悟抗旱指揮部報告災情和救災情況,傳達上級對抗旱救災工作的指示,爭取上級的支援。
10.2抗旱指揮部加強統一指揮和組織協調,協調各部門籌集、調運抗旱救災資金和物資;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協助開展抗旱救災工作,督促落實各項抗旱救災措施,維護災區社會的穩定。
10.3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節水、后調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點、后一般”的原則,強化抗旱水源的科學調度和用水管理,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安全。
10.4按災情和國家有關規定,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支援抗旱救災工作,并做好救援資金、物資的接收和發放。
10.5新聞單位按照核定的旱情災情,及時向社會發布旱災情信息;宣傳各級政府,各部門的抗旱救災情況。
10.6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在指揮部的統一部署下,按照抗御嚴重干旱的要求,全力做好抗旱救災工作。
11附則
11.1獎懲與責任追究
對抗旱救災工作做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按有關規定進行表彰和獎勵。對抗旱工作中玩忽職守造成損失的,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并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11.2預案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創業農場有限公司抗旱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解釋。
11.3預案實施時間
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